快3输了怎么回本介绍
张学良评说长征一语石破天惊: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发布日期:2024-12-22 05:28    点击次数:96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

展开剩余84%

红军长征,困难重重

首先是敌军的围追堵截,蒋介石以大量兵力对红军进行追击,企图将红军消灭。

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虽然最终强渡湘江,但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此后,红军又多次面临国民党军的围堵,如在贵州、云南等地,敌人不断设置封锁线,给红军的前进带来极大阻碍。

物资匮乏也是红军面临的重大难题。

长征途中,红军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充足的物资补给。

弹药和粮食等物资严重匮乏,给红军的作战和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战士们生病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疟疾、痢疾、疥疮等疾病每一项都是生死考验。

然而,红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斗志和紧密的团结,克服了重重困难。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最终完成了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张学良:对长征领导的赞叹

张学良对红军长征深感震撼。自参加“剿共”以来,东北军屡遭红军重创。

1935年10月至11月,东北军在陕北连遭重创,损失惨重。

张学良深受震动,他在《自述》中写道:

“可怕的失败,深创我心。”

他感叹:

“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疲惫,还能击败东北军,是值得深思的。”

1991年,张学良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访谈时,谈到毛泽东和红军长征时感慨地说:

“毛泽东这人,有他的能力,有领导权呀,这个人很厉害。”

“他天生能领导人!”

“我曾跟我的部下说,咱们都是带兵的,万里长征我们问问自己,我们是做不到的。”

“我说了,要我来领导,会领没了,他不跟你走,他跑了。他(指毛泽东)却能这么样统御,他具有这个力量。”

除张学良以外,国民党其余将领对于长征怀有何种感慨?

蒋介石:对红军纪律的感慨

蒋介石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在得知红军在长征途中对人民毫无骚扰后,特意给刘湘、潘文华发去密电。

1935年1月底,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进入川南叙永地区,当地国民党军达十万之众,却因军纪败坏,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而红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如在营盘山,漫山遍野的橘子,饥渴难耐的红军战士竟无一人摘食,直到确认是土豪财产后才进行合理分配。

蒋介石在电文中提到:

“据报,前朱、毛匪部窜于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又到叙永时,捉获团总四人,仅就内中贪污者一人杀毙,余均释放,借此煽惑民众,等情。希严饬所属军队、团队,……爱护民众,勿为匪所利用。”

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对红军的纪律既感慨又无奈,他深知红军能利用铁纪赢得民心,却也明白国民党军队难以做到。

胡宗南:剿匪如无期徒刑

胡宗南是蒋介石最宠爱的门生,在围剿红军过程中却屡战屡败。

1935年春,中央红军由四川北上,胡宗南率部阻击却遭红军痛击。

7月,胡宗南被任命为“西北追剿纵队”总指挥,阻击红军北上,但仍不断失利。

连吃败仗的胡宗南信心丧失殆尽,私下对部属发牢骚:

“老头子要我们剿匪,等于判我们无期徒刑。”

结语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毛主席的卓越领导与深邃智慧。

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超凡的领导力,引领着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了胜利的彼岸。

这一过程中,毛主席不仅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还通过深入人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红军战士的斗志和信心,使他们能够勇往直前,创造出了这一旷世奇迹。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长征的胜利是全体红军战士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参考资料:

新华网,2016年10月06日,李涛蔡琳琳李悦/文,《红军的对手——国民党人看长征》

《炎黄春秋》,1996年.05期,力平,《历史档案回答了张学良对长征的一个疑问》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胡玉海,《张学良品评历史人物的标准与特点》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